大言不惭的意思
基本定义
“大言不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出大话而毫无羞愧”。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时自夸、自大,甚至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却没有感到羞愧或惭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虚张声势、夸大其词的人。
成语来源
“大言不惭”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大言不惭者,有之’”。孔子在这里提到了一种现象,即那些说出夸大之言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辞是多么不切实际,反而对此毫无忌惮。这说明了成语所反映的道德和文化观念,强调了诚实与谦逊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大言不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描写角色的虚伪与自负。
- 日常对话: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的吹嘘。
- 演讲中:批评对手的自夸,特别是在政治或商业场合。
示例句子
- 他总是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项目,结果却一拖再拖。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大言不惭的人往往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
- 她对自己的能力大言不惭,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十分平庸。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自夸自大:指自己过于自信而夸耀自己。
- 言过其实:形容说话夸大,不符合实际。
-
反义成语:
- 谦虚谨慎:形容人谦卑而小心。
- 实事求是: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事,不夸大不缩小。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大言不惭”则是对这种美德的反面批评。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更容易看到那些大言不惭**的言论,这种现象也引发了对真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
情感与联想
“大言不惭”往往带有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虚伪和不诚实的行为。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在表达时更加谨慎,避免夸大其词。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总是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能轻松处理复杂的项目,结果却屡屡失误。这让我意识到,诚实和谦逊才是真正赢得他人尊重的方式。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月明点滴洒窗前,
空话浮云随风散。
大言不惭何所惧,
实心实意最可观。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talk big”或“to boast”可以作为“大言不惭”的对应表达。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自夸的意味,但在不同文化中,夸大其词的接受度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大言不惭”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在沟通中谦逊和真实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也能促进更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表达时应保持真实,避免因虚夸而失去他人的信任。
来源: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来源:-- 《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
引证:
《晋书·王衍传》:“衍大言不惭,自以为才过人。”
《后汉书·袁绍传》:“绍大言不惭,自以为天下无敌。”
《汉书·王莽传》:“莽大言不惭,自以为功高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笑曰:‘先生大言不惭,吾闻之矣。’”
《左传·宣公十五年》:“大言不惭,小言不敏。”
例句: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的说着,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
大言不惭成语接龙
大言不惭字义分解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惭
1.(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大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1.“大夫”、“大王”。
2.世代。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