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duó

大节不可夺

拼音 jié duó

繁体 大節不可奪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近义词 大节不夺

大节不可夺的意思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来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来源:--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曰:‘大节不可夺,小节可夺也。’”

《后汉书·杨震传》:“震曰:‘大节不可夺,小节可夺也。’”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大节不可夺,小节可夺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曰:‘吾闻之,大节不可夺,小节可夺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节不可夺,小节可夺也。”

大节不可夺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ié,jiē), 艹部,共5画

1.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1.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 骨节,节骨眼,关键。

4. 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 气节;节操。

6. 节令,节气。

读音(duó), 大部,共6画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3. 强取。

4. 竞先取得。

5. 剥夺;削除。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 重要,重大。

5. 德高望重的。

6. 超过一般。

1. “大夫”、“大王”。

2. 世代。

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3. 能够;可以。

4. 值得,堪。

5. 相称;适合。

6. 应当,应该。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大节不可夺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大节定不亏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大节不可夺代表数几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作文

大节无亏,可以安然去也是什么意思

节不可撼

大节不可夺数字几

临大节而不可夺!

大节不可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