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tàigōngdiàoyú,yuànzhěshànggōu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拼音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uàn zhě shàng gōu

繁体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用法 "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近义词 心甘情愿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来源: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来源:--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

引证

《淮南子·说山训》:“姜太公钓于渭滨,文王得之,以为师。”

《吕氏春秋·贵因》:“姜太公钓于渭滨,文王见而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臣渔者也。’文王曰:‘子之渔何如?’对曰:‘臣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封神演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故事商纣王残暴统治,百姓十分痛苦。姜尚退隐在渭河边,经常河边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特别,钓杆很短,钓线只有三尺长,钓钩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人们讥笑他,他说“愿者上钩”。后来姬昌前来请他出山辅佐他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例句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便是此意。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ú), 鱼部,共8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3.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4. 两眼白色的马。

5.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6.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读音(gōu), 钅部,共9画

1.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2.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3. 镰刀。

4.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

5. 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

6. 钩取;钩住。

读音(diào), 钅部,共8画

1.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

2. 同本义。

3. 引申为诱取。

读音(zhě), 耂部,共8画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3.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5. 指代事或物。

6.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读音(yuàn), 心部,共14画

1.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2. 大头。

3. 假借为“愿”。愿心,旧时祈祷神佛所许下的酬谢。

4. 心愿;愿望。

5. 情愿。

6. 希望。

读音(jiāng), 女部,共9画

1. (形声。从女,羊声。本义:水名。姜水)。

2. 同本义。

3.

4. 生姜。

5. 一种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Zingiber officinate),作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亦入药。

6. 姓。

读音(tài), 大部,共4画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3.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4. 大的,广大的。

5.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6.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读音(gōng), 八部,共4画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 同本义。

3. 共,共同。

4. 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 朝廷;国家。

6. 君王。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什么意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下一句接幽默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谚语吗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成语还是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成语吗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英文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什么生肖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类似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