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qiūbèixiánzhě

春秋责备贤者

拼音 chūn qiū bèi xián zhě

繁体 春秋責備賢者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批评"

春秋责备贤者的意思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来源:然《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来源:-- 《新唐书·太宗纪赞》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元年》:“春秋之义责备贤者。”

《后汉书·班彪传》:“春秋之义责备贤者。”

《汉书·艺文志》:“春秋之教,责备贤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春秋,责备贤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春秋之义责备贤者。”

例句~,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

春秋责备贤者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ián), 贝部,共8画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3. 对人的敬称。

4. 良,美善。

5. 艰难;劳苦。

6. 有才德的人;人才。

读音(zé), 贝部,共8画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 索取(财物)。

3. 责备。

4. 惩罚。

5. 诘问。

6. 责令;要求。

1. 欠别人的财物

读音(zhě), 耂部,共8画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3.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 指代人。

5. 指代事或物。

6.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读音(qiū), 禾部,共9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2. 同本义。

3. 秋季 。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个月。

4. 年。

5. 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

6. 悲愁。

读音(chūn), 日部,共9画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 同本义。

3. 男女情欲。

4. 泛指一年。

读音(bèi), 夂部,共8画

1.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3. 完备;齐备。

4. 疲乏;困顿。

5. 准备;预备。

6. 防备;戒备。

春秋责备贤者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春秋责备贤者什么意思

春秋责备贤者,造物计校好人

春秋责备贤者打一数字

春秋责备贤者打三个数字

春秋责备贤者最经典十首诗句

春秋责备贤者出处

春秋责备贤者,造物计校好人.解析

春秋责备贤者意思

春秋责备贤者表达了什么

春秋责备贤者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