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的意思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来源: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来源:--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例句:他传令将士做到~,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成语接龙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字义分解
马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 驾着马。
5. 姓。
鞍
1.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
身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3. 物件的主体部分。
4. 自己,自身。
5. 生命,性命。
6. 地位或身分。
背
1. 人用脊背驮。
1.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2. 同本义。
3. 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4. 又。
5. 正北堂屋。
6. 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离
1.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5. 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6.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甲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3.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4. 武器。
5. 披甲的人,即甲士。
6.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将
1.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3. 奉行,秉承。
4. 送行。
5. 携带。
6. 带领。
1. (形声。从寸,酱省声。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同本义。
3. 中国象棋中的一子,即“帅”。
4. 统率;率领。
1.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