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zhūhǎiérjiēzhǔn

放诸四海而皆准

拼音fàngzhūhǎiérjiēzhǔn

繁体放諸四海而皆準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

近义词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意思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来源: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来源:-- 《礼记·祭义》

引证

《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衅,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例句使人增长其幸福者,谓之善;使人减障其幸福者,谓之恶。此主义~,俟诸百世而不惑。

放诸四海而皆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ū), 讠部,共10画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众;各。

3.又。

4.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5.作定语,相当于“其”。

6.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读音(jiē), 白部,共9画

1.(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同本义。

3.;一同。

读音(hǎi), 氵部,共10画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3.海水。

4.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5.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6.大口,大嘴巴。

读音(fàng), 攵部,共8画

1.(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同本义。

3.又。

4.舍弃;废置。

5.解除约束;释放。

6.免去;免除。

读音(sì), 囗部,共5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读音(zhǔn), 冫部,共10画

1.(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3.折充;抵充。

4.(形声。从水,隼(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5.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6.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意思

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

放诸四海而皆准打一个生肖

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诸

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意思

放诸四海而皆准,水天相接无界限是什么生肖

放诸四海而皆准打一数字

放诸四海而皆准打一准确生肖

放诸四海而皆准,水天相无界限接猜一生肖

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意思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