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来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来源:--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例句:~,这话一点不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成语接龙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字义分解
遍
1. (形声。本义:走遍) 同本义。
2. 泛指普遍。
读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3. 阅读。
4. 说。
5.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6. 姓。
见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3. 进见;会见。
4. 遇到;碰见。
5. 听到。
6. 观察;知道;了解。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 介绍,推荐。
3. (“现”的古字)。
4. 现有;现成。
5. 现在。
自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3. 始;开头。
4. 起源。
5. 自己,自我;本身。
6. 由;从。
百
其
1. 周年。
1. 期限。
2.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彼、他。
4. 它。
5. 他的。
6.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书
1.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 同本义。
3. 画。
4.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 信件,信函。
6. 奏章;文书,文件。
义
1. (“仪”的古字)。
2. 仪容;状貌。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3. 情谊。
4. 意义;意思。
5. 名义上的。
6. 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