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受命的意思
基本定义
“束身受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束缚自己的身体,接受命令”。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恪守本分,甘愿服从、听从他人的指示或命令,体现了一种顺从的态度。
成语来源
“束身受命”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对个人行为规范的描述。古代士人强调忠诚与服从,尤其是在接受上级命令时,常常被视为美德。类似的表达在古代经典中有所体现,反映了对权威的尊重和对职责的承担。
使用场景
“束身受命”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描述忠诚的角色或士人时,常用此成语。
- 日常对话:在讨论工作态度或团队合作时,可以用来形容愿意服从领导安排的态度。
- 演讲:在表达对某项任务或职责的重视时,强调自己愿意“束身受命”的精神。
示例句子
- 在公司中,作为一名新员工,我必须束身受命,认真学*领导的指示。
- 他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团队中他选择束身受命,支持领导的决策。
- 古代士人以“束身受命”为荣,认为这是一种忠诚的表现。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恪尽职守”:指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强调责任感。
- “听从指挥”:强调服从上级的命令。
-
反义成语:
- “不拘一格”:指不受限制,强调自由和创新。
- “我行我素”:指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受他人影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和服从命令是被广泛推崇的价值观。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体意识逐渐增强,反抗和创新的精神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束身受命”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可能需要与时俱进,强调在服从与自主之间找到平衡。
情感与联想
“束身受命”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尊重。在某些情况下,顺从可能是一种美德,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过于顺从又可能导致个人价值的淹没。这种矛盾使我在思考如何平衡自我与他人期待时感到复杂。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经面临一个项目的决策需要,我选择了“束身受命”,认真听取团队领导的意见,最终项目得以顺利完成。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有时候适时的顺从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古代的故事中,有位忠诚的武士,他在国君面前说:“臣愿束身受命,守护国家,直至最后一息。”这样的表达不仅凸显出他的忠诚,也展示了他对职责的坚定承诺。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obey orders”或“to follow command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通常不具备“束身”的形象化表达。在西方文化中,有时更强调个体的自主决策和创新,而非盲目的服从。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束身受命”的学,我意识到在不同的语境中,顺从与服从并不是简单的美德或缺点,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理解这个成语让我在语言学中更加注意如何在表达中平衡个人的声音与他人的期望,这对于我的沟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卫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不若朝于晋。’其半曰:‘不若朝于吴。’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
来源:-- 《淮南子·人间训》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曹操束身受命,以征不庭。”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束身受命,以征不庭。”
《汉书·王莽传上》:“莽乃束身受命,以征不庭。”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西从雒阳,束身受命,以征不庭。”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束身受命,以征不庭。”
束身受命成语接龙
束身受命字义分解
身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束
1.(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约束;限制。
4.收拾;整理。
5.搁置。
6.把,小捆。
命
1.(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同本义。
3.取名;命名。
4.动,用。
5.在神前誓约,结盟。
6.命令;政令;教令。
受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同本义。
3.蒙受;遭受。
4.得到。
5.收进,取回。
6.买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