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善嫉恶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好善嫉恶”的字面意思是“喜欢做好事,嫉妒坏事”。它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强调对善行的认同和欣赏,同时对恶行的厌恶和反感。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
成语来源
“好善嫉恶”出自《论语·颜渊》,原文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君子之所为”。该成语的形成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强调仁爱与正义,是对善行的推崇和对恶行的拒绝。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都曾以此为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追求道德与正义。
使用场景
“好善嫉恶”可以用在多种语境中,如: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写主人公的高尚品质。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道德观念时,可以用此成语来表达对善恶的看法。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可以用来鼓励大家追求善良、抵制不良行为。
示例句子
- 他是一个好善嫉恶的人,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坏事深恶痛绝。
-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应该倡导好善嫉恶的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 好善嫉恶的态度让他在同事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乐善好施”:指喜欢做好事和施舍,强调对善事的热爱。
- “见义勇为”:指见到正义之事就勇敢去做,强调行动。
-
反义成语:
- “见利忘义”:指看到利益就忘记道义,强调对不道德行为的纵容。
- “助纣为虐”:指帮助坏人做坏事,强调对恶行的支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成语“好善嫉恶”反映了这种思想,提醒人们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在现代社会,尽管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对善恶的基本认知依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激励人们追求善良,反对不公与恶行。它唤起了对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社区志愿活动。看到许多人参与到帮助弱势群体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好善嫉恶”的重要性。我们一起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筹款,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好善嫉恶”:
好善嫉恶心常存,
正义之路共前行。
万众一心齐奋发,
善行善念如春风。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good vs evil”来表达,强调道德的二元对立。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述方式各异,但对善恶的基本认知是相似的,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好善嫉恶”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道德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选择。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追求善良,抵制不良行为,从而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来源: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来源:--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引证:
《后汉书·班超传》:“好善嫉恶,士之所归。”
《汉书·王莽传》:“好善嫉恶,天下之所同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好善嫉恶,国之常也。”
《论语·颜渊》:“君子好善,小人好恶。”
《左传·宣公十五年》:“好善而恶恶,民之性也。”
故事:唐朝中期,西域吐蕃很想侵犯中原,由于李晟的顽强抵抗而不能得逞。吐蕃的宰相结赞运用离间计,亲率大军入侵陇州和凤翔,被李晟打败。他假意求和,唐德宗借故罢免李晟的兵权,别人借机为他鸣不平,他天性好善嫉恶,不愿拉帮结派
例句: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出于天性。
好善嫉恶成语接龙
好善嫉恶字义分解
恶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3.泛指一般罪恶。
4.恶人;坏人。
5.丑陋。
6.坏;不好。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2.表示惊讶。
1.要呕吐的感觉
1.讨厌;憎恶。
2.嫉妒。
3.诽谤;中伤。
4.忌讳。
5.羞耻,羞愧。
嫉
1.(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2.同本义。泛指忌妒。
3.憎恨。
好
1.(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指女子貌美。
3.善,优良,良好。
4.交好;友爱。
5.完成;完毕。
6.便于;宜于。
1.喜好;喜爱。
善
1.(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同本义。
3.好;美好。
4.善良;好心。
5.慈善。
6.表示应诺。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