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责备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求全责备”由“求全”和“责备”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要求事物完美无缺,并对其进行过分的责备。基本含义是指对人或事物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苛责其缺点和不足。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他人或事情的完美追求以及对缺陷的过分批评,反映出一种不切实际的态度。
成语来源
“求全责备”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下》,孟子提到“求全责备”的道理,表达对人的要求应当合理,不能过于苛刻。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儒家思想有关,强调人们应当对他人宽容,理解其不足之处。
使用场景
在日常对话中,“求全责备”常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要求过高的人。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如果一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小错误进行严厉指责,便可以说他在“求全责备”。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也可用来描绘角色的性格,表现其对完美的追求和对他人不足的苛责。
示例句子
- 在组会上,领导对每个人的表现都进行了详细点评,但有些同事觉得他对一些小问题求全责备,实在不必要。
- 学校的某些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业求全责备,结果让许多学生感到压力山大。
- 朋友之间如果总是求全责备,恐怕友情也会受到影响。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苛求苛责:强调对他人要求过于严格。
- 挑剔:指对事物的细节过于关注并进行批评。
-
反义成语:
- 宽容大度:形容对他人的缺陷和错误表现出理解和包容。
- 见仁见智:表示对事物的看法因人而异,不必苛求一致。
文化与社会背景
“求全责备”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对人宽容的态度,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职场和教育环境中,过高的期望和批评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压力。因此,理解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情感与联想
“求全责备”常让我联想到压力和不安,尤其是在面对迫切的期望时。它提醒我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尽量保持宽容和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一次小组项目中,我曾因小组成员的一个小错误而大声批评他们。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在“求全责备”,这让小组气氛变得紧张。于是,我努力调整自己的态度,以后在讨论中更多地给予鼓励和建议,而不是单纯批评。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阿姨的裁缝。她总是对每一件作品追求完美,哪怕是一针一线的细节。镇上的人们开始称她为“求全责备的裁缝”。然而,李阿姨并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她坚信“完美的作品才能给人带来感动”。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个顾客告诉她:“李阿姨,有时候,小的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 李阿姨陷入沉思,终于意识到,生活中不需要追求完美,真诚和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perfectionist”,指追求完美的人。尽管这个词没有直接的成语形式,但它传达了类似的意义,常常与对他人的苛责相联系。不同文化中对完美的追求和对缺陷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西方文化中有时更强调个人成就,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集体和谐。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求全责备”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对他人的态度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避免过于苛责。这样的认识对我在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极为重要,有助于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来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来源:-- 《论语·微子》
引证:
《明史·海瑞传》:“瑞曰:‘吾所以求全责备者,正为此耳。’”
《宋史·岳飞传》:“飞曰:‘吾所以求全责备者,正为此耳。’”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吾所以求全责备者,正为此耳。’”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欲自将击齐,范增谏曰:‘王欲求全责备,不如先取关中。’”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求全之毁,不若无誉。”
例句: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
求全责备成语接龙
求全责备字义分解
责
1.(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索取(财物)。
3.责备。
4.惩罚。
5.诘问。
6.责令;要求。
1.欠别人的财物
求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备
1.(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同本义。
3.完备;齐备。
4.疲乏;困顿。
5.准备;预备。
6.防备;戒备。